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

總還是要多出去看看

第一期的耕作,忙到焦頭爛額,到最後實在是很想放棄,因為草多到我很能體會慣性農夫用除草劑來攻克雜草。幾個月下來,除了有累積一些經驗,但還是敵不過想出去外面學學看看,
因為彭明輝老師和兩個學長,都殷切的建議我要多讀多看多學,因此一看到美濃愛鄉協進會,將在八月底九月初舉辦的客家文化暨農業主題的營隊"青年力 野美濃"的報名訊息以後,就馬上敲敲鍵盤送出報名資料。當中有個農場也有在種植葉菜,更是吸引我報名的原因之一。還好很幸運的,有被錄取上,大概是因為我白痴白痴的寫上自耕農三個字,看起來很吸引人吧......

其實我一直很掙扎的想知道究竟人類是怎麼看待作物,而作物在生長期間是怎麼受到宰制。大概是因為常常看一些人體如何受環境影響,以及植物又是如何和大自然互動的資訊,所以特別想知道農作物是不是能"察覺什麼"。咦,我好像不小心偏到神秘主義還是怪力亂神那邊了!?

也就只是想知道,人類以工具性的角度來對待土地、水、空氣、農作物和供人類食用的動物,動物的痛苦我就不講了,這大家都知道,但是植物到底和環境怎麼互動的?也就是說,當我們以自己為友善的方式種植,難道真的是土地或植物所需要的方式嗎?又或者是,如果今天政府有效推廣合理用藥、用肥,大家的反彈還會這麼大嗎?

在活動的時候,老是聽到學生從消費者去看有機農業(我想社會上的人也大概會說慣形農夫很夭壽),但事實才不是只有這樣簡單。難道生產者要一直去向消費者"乞討"同情心嗎?在生產者一再拜託懇請支持的時候,農夫還有尊嚴嗎?不管是種作物的農夫,其它養殖業者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狀況,還是只有種植物的農夫比較容易受到大家的"關愛"或鄙夷?政府是在提出"以農業扶植工業"時,推動農藥和化肥的最大角色,但大家都只會罵農夫。

我想問的也很簡單,化學農藥其實不就等於我們生病就跑去找醫生拿的藥嗎(拜健保所賜,拿藥很簡單,所以臺灣人有沒有用藥過量)?而廣告三不五時看到的營養補充品,難道不就等同於化肥嗎(那些保健品真的都是純天然的還是化學合成的)?


我們平常日常生活中用的東西,比如我現在正在使用的電腦、鍵盤、滑鼠,在整個製造和消費過程,說不定對生態、環境、人體健康的危害還比消費者手上一顆慣性種出的高麗菜還大的更多。

唉呦,不講這些了,其實到了那邊,請教了專業又有經驗的農夫大哥(從頭都微笑到尾,真的很好相處),才知道一個新手種了兩分的菜園(看清楚,是菜園啊,在秋冬季一次可能要應付20或30種以上的作物啊),原來是多大多大的挑戰 (本文重點才是這句,哈哈哈XD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